4月12日,重庆大学化工学院黎学明教授在材料科技楼305会议室作了题为“近紫外白光LED用荧光粉制备与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新材料技术研究公司党总支书记雷宇、副经理韩涛以及相关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会由韩涛主持。
报告会上,黎学明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针对LED荧光粉的制备过程、多孔硅的阳极氧化制备及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和剖析。他强调,作为科研人员,一定要尊重实验结果,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科学的实验方法,进行多组实验对比进而得出结论。黎学明教授还对白光LED用荧光粉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与师生进行了现场交流,同时非常欢迎公司员工积极报考重庆大学继续深造。
在近两个小时的报告,黎教授的报告赢得了多次热烈掌声。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报告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指引性强,收获颇丰。
黎学明教授简历:1988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大学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1991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1999年博士毕业于重庆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光纤化学传感器方向,2002年博士后出站。重庆市首批企业科技特派员、“天然气化工重大专项”主题责任专家。负责和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科技部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2项、重庆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横向课题10多项等;获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近100篇。
研究方向:
应用电化学:主要开展表面工程、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无汞碱性锌锰电池集流体表面处理、汽摩零部件耐蚀性镀层、铝合金硬质阳极氧化、大跨度桥梁拉索防腐蚀、电力装备防腐蚀等方面有良好基础,获重庆市科技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许多成果已应用于工程实际。
光电子材料物理与化学:主要开展纳米多孔硅、笼形超分子、半导体照明用荧光粉等功能材料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工作。已在硅基二氧化硫传感器、硅基含能材料、含笼形分子的甲烷传感器、荧光粉等方面有良好积累,先后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盐气化工:主要开展离子膜电解槽活性阴极制备与应用、晶体硅光伏材料清洁生产、有机碳酸酯系精细化学品高效合成等方面研究,获重庆市科技攻关重大、重点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