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司胡荣博士研究团队在爱思唯尔(Elsevier)旗下的国际著名能源类期刊Journal of Power Sources(2017年影响因子6.945,JCR. SCI一区期刊)发表了研究论文“Effect of [6,6]-phenyl C61-butyric acid methyl ester phase on the charge generation of poly(3-hexylthiophene)-based polymer solar cells”,该工作由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胡荣博士(第一作者)、柳红东博士(通讯作者)等人负责完成,并得到广州大学张伟副教授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支持。
全文链接:********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转化装置受到各国能源工作者的重视,但复杂的光电转换过程导致其在能量转化效率、寿命及稳定性方面均弱于传统的硅基太阳能电池。光活性层的结构调控是改善其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论文针对经典的聚噻吩体系,运用光谱电化学和瞬态光谱技术研究了活性层中受体相对光生电荷过程中电性物种(离域极化子、局域极化子、双极化子)演变的影响,为进一步理解共轭聚合物光物理行为和改善器件性能提供了思路。